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3):超越是发展
[
2013/01/29 10:28 | by admin ]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发展。超越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不是把别人踩到脚底下。超越不同于批判。批判是以破为主,“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超越是以立为主,破是手段,立是目的。破是过程,立是归宿。破是辅,立是主。“立”字当头,破在其中。超越通过相容来实现;相容通过超越来升华。通过相容——分析、扬弃有代表性的别人的理论实现的超越,使经济学理论浴火重生、凤凰涅磐,实现从选择到创造、从均衡到对称、从配置到再生、从博弈到对策、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GDP经济学到社会平等和谐幸福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转化,实现从学说到科学的转化、从伪科学到真科学的转化、从低级科学到高级科学的转化、从局部科学到整体科学的转化,实现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具体化、通俗化,使对称经济学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完美,逻辑得到验证,难点得以化解,思路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有力,读者更易理解,理念更加普及;使对称经济学成为真善美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为广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把握、拿得起、用得上、用得顺风顺水得心应手的经济科学体系。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内容提要
[
2013/01/27 12:05 | by admin ]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对称经济学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创立的、高度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对称哲学、五度空间理论、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吸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通过对现有世界上经济学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扬弃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综合,建立起来的真正科学的经济学。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本书作者通过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智慧碰撞、思想对接,进行新旧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比较,厘清对称与均衡、再生与配置、价值与价格、对策与博弈的联系与区别,确立对称经济学的前沿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审美性,确立对称经济学在人类经济学史上的学术地位。本书运用对称方法、五度空间方法、复杂系统论方法、公理方法、从抽象到具体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把学术探讨的特点和体系建构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夹叙夹议、理论严谨、逻辑严密、语言精炼、文笔优美、图文并茂、案例经典,是学术体例、教科书体例和畅销书体例的统一。本书涉及到的知识面广泛,涵盖哲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前沿知识,可以说是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经济学的空间,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学帝国”。本书读者对象:经济学研究、学习、爱好者,经济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所有希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健康发展、关心中国改革开放理论基础建设的人;对于渴望掌握最新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逻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者,本书也是一本不可缺少的前沿参考书与案头必备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80万字),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2):超越是形上
[
2013/01/21 10:54 | by admin ]

超越是超度, 超度是形上。“超度”一词源于佛教,本意是超脱现实世界、进入彼岸的灵魂世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极力鼓吹经济学是现实生活的经济学,经济学是形下的而非形上的,因此经济学拒斥形而上学。张五常顶礼膜拜、被张五常捧为“正统经济学”祖师爷的马歇尔自己就这样说过:“这些争议的经验告诉我们,除非经过理智的考究与阐释,我们不可能从事实中学得些什么。这也教训了我们,使我们知道最鲁莽而又虚伪的,是那些公开声言让事实自作解释的理论家;或者无意识地,自己在幕后操纵事实的选择与组合,然后提出如下的推论:在这之后,所以这就是原因。”这说明马歇尔也是重视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呢?是他们还原论的线性思维方式;他们“拒斥形而上学”实际上是受错误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支配。张五常:“我把经济学理论简化到只剩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又简化到“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说明张五常们不是把经济学理论看成是由不同层次的理论组成的系统,而是可以归结为某个线性抽象的“定律”。这就只能使经济学和辩证法脱节。本质不是本原。本质是对称的,不是片面的;定律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在对称辩证法看来,总体上是需求决定价格而不是价格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价格是绝对的、必然的,价格决定需求是相对的、偶然的。对称辩证法就是对线性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只有超越,才能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具体的”科学。而超越就是提升——提升经济学的形上层次,使经济学和科学的哲学更好地衔接。从逻辑与历史两方面来看,哲学有实证科学的功能,实证科学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哲学只有具备实证科学的功能才成其为哲学,实证科学只有具备形而上学的性质才成其为科学。只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科学可以区分为一般科学与具体科学——哲学或者形而上学是一般的实证科学,而通常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只是具体的实证科学。一般哲学或者形而上学同通常意义上的科学的关系不是玄学和实证科学的关系,而是一般实证科学和具体实证科学的关系。作为一般实证科学的哲学与作为具体实证科学的科学之间不是并列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概括和指导,并为后者提供科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依据。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1):超越是劝善
[
2013/01/20 12:21 | by admin ]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超越是超度,超度是劝善。佛教中“超度”还有祛邪返正、去恶留善的意思。我不知网上流传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名言诸如“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为了达到改革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穷人应该把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是否事实,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在“帕累托改进”的名义下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主张“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要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板上钉钉的事。自从马歇尔开始把交换价值和价值划等号,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中国主流经济学那里,已经异化到把经济和金钱划等号、幸福和物质财富划等号;而其逻辑结论和实践结果,就是把人性和自私划等号,把人的自私本性和“恶”划等号,把经济发展和不择手段竞争划等号,认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性”高扬而道德弱化的过程,就是通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过程;而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就是用人的自私本性来解释一切经济现象,用人的自私本性来指导一切经济行为,因此经济学不讲道德,经济学家不讲道德。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只要把交换价值还原为价值,把经济发展还原为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就可以看到,平等、合作、诚信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经济人”的本性是善而不是恶,经济与道德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经济学劝善与经济学指导经济活动是统一的,经济学指导经济活动的过程就是劝善的过程,经济学与道德学、经济学家与道德学家是统一的。把交换价值还原为价值的过程就是经济学理论正本清源的过程,通过理论上正本清源的“劝善”使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由不讲道德的庸俗经济学家变成道德学家,就是对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超度和超越。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该书已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数字出版。纸质版稍后。
http://mm.10086.cn/1007/300002771578.html?p=&fw=000552&o=a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目录
[
2013/01/19 19:16 | by admin ]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陈世清 著
目录
序: 黄枏森
总序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
前言 经济活动的有序与无序
导论 经济学形而上学的真谛
西施效频
坐标的背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
范式与经济学范式
打破沙锅
对称经济学范式的后面
对人弹琴
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里外都是人
对称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站而论道
对称经济学模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称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万物皆备于我
经济学是对称的
——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对称经济学的本体论
天人合一
世界本来就是你所看到的
基因变异
存在先于素质
野兽与天使
需要必须升华为理想
源有头
经济规律是主客体关系的规律
两条腿走路
人为经济立法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辩证法
羊的辩证法
经济学视野中的辩证法
虚实之间
经济学与形而上学
路在脚下
经济学的起点
序在序中
规律与“趋势”
楼下有楼
本质与规律
潇洒走一回
以价值为核心
――对称经济学的市场结构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产权明确、产权规范、产权多元
萝卜韭菜
对称的价值观
有用就是价值
边际效用与价值规律
公平就是合理
价格、价值、需求
种瓜得瓜
贡献与索取相对称的规律
平等的背后
效率与公平相对称的规律
因缘轮回
平等的规律
同一杆秤
按劳分配规律
满意不满意
商品价值规律
均衡从这里出发
价值规律是市场的核心规律
与狼共舞
以合作为主导
――对称经济学的市场动力机制
熙熙攘攘
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
设身处地
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互通有无
互换劳动的关系
皆大欢喜
合作主导竞争
蓝绿相间
对称经济学与合作经济学
力是什么
从生产力到竞争力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质能转化
社会有机体
顶天立地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软硬兼施
劳动手段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软硬兼吃
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思想的力量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黑白两道
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大河小河
社会生产力和个别生产力
力与力之间
生产力与生产力标准
以邻为福
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神秘并不神秘
从均衡走向对称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发展观
齐心协力
经济趋势、经济周期与经济规律
如影随形
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性
币的两面
主体与客体的对称是社会的基本对称
听天由己
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相辅相成
对称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钱途与前途
“增长”与 “发展”
共展宏图
对称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
追根溯源与左右逢源
从配置走向再生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空间观
顺藤摸瓜
天道与商道
上下逢源
五度空间观与经济复杂系统
左右逢源
网络空间与虚拟经济
远近高低
文化的经济学与文明的经济学
前后逢源
五度空间观是对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打渔怎能用树叉
用对称的方法认识经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方法论
见仁见智
用对称的方法认识世界
对症下方
经济学方法与对象的对称
要知深浅
经济学形式与内容的对称
因人制宜
经济学体系与主体的对称
顺藤摸瓜
经济学的参照系
——经济学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统一
从蛋到鸡
从本质到现象的展开
一即一切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层层叠叠
用复杂的方法认识世界
一叶知秋
用全息的方法认识世界
上下串通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与时俱进
历时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理想与现实
逻辑、事实与价值
——经济学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登高望远
规范与实证:逻辑关系是历史关系的缩影
两极相逢
思辩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心想事成
用建构的方法认识世界
大道有名
规律本身是规范的
道在道中
规范本身是实证的
长缨在手
用规范的方法把握世界
走出悖论
数字经济与对称经济
――对称经济学与对称逻辑学
恰到好处
传统逻辑的学科定位
剥茧抽丝
解悖的唯一途径
合算与合理
数理逻辑的定位
南辕南辙
经济学形而上学与数学
承前启后
矛盾逻辑的学科定位
应运而生
对称逻辑的学科定位
走出悖境
从博弈走向对策
――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
知行合一
实践是对称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三思而行
经济活动的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
凡事予则立
对策、控制与博弈
望梅止渴
理性、理想与现实
登高望远
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后记 全球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再版后记 范式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