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
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有对称管理模式。对称关系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对称经济,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用对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客体与客体的对称代替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经济。对称了,企业就有效益,生产就会发展,社会就会进步;不对称,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危机,生产就会停滞,社会就会落后。对称管理模式是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对称经济学》的具体运用。
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有和谐管理模式。和谐管理模式是对称管理模式的运用,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和谐管理模式是对称经济、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管理模式。和谐管理模式是原创性管理学体系《对称管理》的具体运用。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有对称管理模式。对称关系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对称经济,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用对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客体与客体的对称代替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经济。对称了,企业就有效益,生产就会发展,社会就会进步;不对称,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危机,生产就会停滞,社会就会落后。对称管理模式是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对称经济学》的具体运用。
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有和谐管理模式。和谐管理模式是对称管理模式的运用,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和谐管理模式是对称经济、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管理模式。和谐管理模式是原创性管理学体系《对称管理》的具体运用。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十三):边际分析方法是价格经济学的悖论
[
2010/12/27 22:08 | by admin ]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分析方法说明:边际分析方法本质上是价值分析方法,它同价格经济学不兼容。在价格经济学中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是价格经济学的悖论。这个悖论说明:不管经济学家们是否自觉,经济学都是一种文化;而以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的数理经济学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以价格经济学为框架容不下福利经济学,也就难以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现象作出完整解释。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十二):把政府和市场看成两张皮
[
2010/12/26 20:31 | by admin ]

从边际效率的角度来看机制设计重要;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制度设计更重要。因而制度决定决策机制,决策机制决定机制设计。离开了制度设计,谈机制设计是本末倒置。制度设计高于机制设计说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也是经济的一个环节。政治不在经济之外,政治就在经济之中;政府不在市场之外,政府就在市场之中;把政治和经济、政府和市场看成两张皮,只要自由市场不要政府调控、只要经济体制改革不要政治体制改革是错误的。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十一):必然出现“财富悖论”
[
2010/12/21 22:16 | by admin ]

如果以满足感作为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标准,那么就要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由此政治经济学范式就要转变。如果这边以满足感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水准,那边以金钱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标准,那么就会出现“财富悖论”。 “财富悖论”的根源在于“经济学悖论”。因此,如果说,西方价格经济学的范式要求边际效率分析,那么幸福经济学范式则要求边际效益分析。特别是要建立经济学帝国,要使经济学成为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就只能用边际效益分析代替边际效率分析。要建立幸福经济学,用精确的数字方法则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人的幸福感是根本不能计算的 ;如果要使人的幸福感能得以准确评价,唯一的办法是定性的结构分析,而定量的模型分析根本帮不上忙。这就是对象和方法的对称。对于传统经济,精确的数理模型分析工具固然有近似的性质,但靠直觉建立起来的定性分析的结构性模型反映经济本质与规律会更准确。当然,这里的结构分析是时间、空间、层次相统一的全息结构。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十):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脱节
[
2010/12/18 20:14 | by admin ]

市场经济,就是在控制“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制度、机制设计中,实现从不完善向完善转化的。这与其说是真——信息对称不对称问题,还不如说是善——制度健全不健全的问题。在这里,停留在微观经济学层面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是难以理解与把握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的制度设计层面的。微观经济学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宏观经济学来解决。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很多经济学问题,都是由于割裂二者造成。
实际上,许多经济学中所谓的问题,在企业管理实战中都早已得到解决,比如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问题的产生,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而真正要解决问题,则必须走出问题看问题。这就需要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实际上,许多经济学中所谓的问题,在企业管理实战中都早已得到解决,比如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问题的产生,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而真正要解决问题,则必须走出问题看问题。这就需要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