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批判(九):把人看成不讲道德的“经济人”
[
2010/12/14 23:43 | by admin ]

把人看成“经济人”还是“道德人”集中体现了性善者与性恶者、性善论者与性恶论者两种人本观。实际上,“经济人”与“道德人”是人的两种属性,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不同主观修养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人;而两种不同的人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属性在人身上不同组合、不同比重而已。只要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个系统,把人的本质属性看成人的本质系统的整体功能,把“经济人”、“道德人”、“政治人”看成是同一个有着同样的内涵与外延的概念,那么,就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考察经济与政治,把它们看成是同一个市场经济的不同环节。政治不是市场的外部因素,市场经济没有外部性。政府不会、也不应该失灵。而“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经济人”理论,是造成政治与经济脱节、“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不兼容的根本原因。只要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个系统,人的本质属性是这一系统的整体功能,那么“经济人”、“道德人”、“政治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名称而已。用“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来界定人的本质,是把结论当前提,是静态的、孤立的、线性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八):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
2010/12/13 20:04 | by admin ]

西方经济学的唯科学主义认为任何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都可以用“理性”、“人的自私本性”、“效率”、“科学”甚至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解释。西方经济学是“带血GDP”的理论基础;由于同道德和审美相脱节,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只有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经济总量最大化等数字最大化,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经济学不讲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不讲经济主体性。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七):永远解决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
2010/12/12 23:18 | by admin ]

对策论与博弈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学意义上,而后者则只是行为学范畴。仅仅通过认识——行为来解决经济主体的信息对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设计,而制度设计是社会系统工程。西方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恰恰缺乏社会系统工程范式,他们的线性思维方式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这个范式。所以他们永远解决不了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问题,也永远不可能使博弈论升华为对策论。他们的有关“制度设计”、“机制设计”理论与方案,均属于博弈论的范畴。他们之所以要把“博弈论”奉为玉律,也正是由于他们的线性思维方式。经济主体与客体的信息不仅仅是消极、静态、认识论意义上的,而且是行为学意义上的;也即可以通过机制乃至制度设计进行引导和控制,使之符合人的预期,从而由不对称转变为对称。因此,信息是否对称的问题,不是数学问题,而是组织行为学、社会工程学问题。这对于只会躲在象牙塔里玩数字游戏的西方经济学家来讲,是无法理喻的。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六):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配置
[
2010/12/12 09:50 | by admin ]

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配置,是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物质的社会关系;既忽视了形成生产力的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又忽视了人与人关系中的精神方面,由于不能总体把握与合理定位形成生产力的社会系统与“社会——自然”统一的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的结构,因而均不能对中国自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西方经济学批判(五):以个人为出发点的还原论
[
2010/12/10 12:28 | by admin ]

随着市场社会经济形态由小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平面的市场经济向立体的市场经济、从工业市场经济向知识市场经济发展,人的行为方式也发生质的变化——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博弈中分离出对策。而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系统的参照系由于仍停留在小商品经济和工业市场经济时期,所以他们的立足基础仍然是个人——无论是“经济人”还是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制度经济学,无不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还原论。
在博弈论看来,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是个人。博弈论把社会的最小单位个人的行为方式移植到经济活动中来,认为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也是个人,是个人之间的博弈活动。因此博弈论的参照系是小商品经济时期。在现代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是企业;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人和事之间、企业之间联系的有机性、对称性,决定了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是对策而不是博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在博弈论看来,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是个人。博弈论把社会的最小单位个人的行为方式移植到经济活动中来,认为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也是个人,是个人之间的博弈活动。因此博弈论的参照系是小商品经济时期。在现代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是企业;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人和事之间、企业之间联系的有机性、对称性,决定了人与企业的行为方式是对策而不是博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