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七)
[
2010/11/16 20:23 | by admin ]

经济学第一次有真正的 “基本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反映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由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包括经济学公理与经济学定理两个层面。其中经济学公理是经济学定理的出发点,经济学定理是经济学公理推导的结果。
在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中,有不同的“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虽然有的政治经济学也标榜自己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政治经济学范式中的“经济学原理”不是反映经济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范式中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原理”,只有反映各个阶级利益的“学说”,虽然它们把自己的学说贴上“经济学原理”的标签。对称经济学是以对称方法与“五度空间”方法与模式,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以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人类整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般的、人类的、与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辨与实证、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因此只有在对称经济学范式中,才有真正的、属于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原理”。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原理是反映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由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包括经济学公理与经济学定理两个层面。其中经济学公理是经济学定理的出发点,经济学定理是经济学公理推导的结果。
在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中,有不同的“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由于政治经济学不可能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虽然有的政治经济学也标榜自己以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政治经济学范式中的“经济学原理”不是反映经济客观规律的经济学科学规律,所以政治经济学作为范式是前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范式中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原理”,只有反映各个阶级利益的“学说”,虽然它们把自己的学说贴上“经济学原理”的标签。对称经济学是以对称方法与“五度空间”方法与模式,以主体与客体相对称、主体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与基本线索,以人类整体的经济现象、人类整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般的、人类的、与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辨与实证、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因此只有在对称经济学范式中,才有真正的、属于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原理”。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六)
[
2010/11/16 15:09 | by admin ]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概念分离开来并对它们各自进行合理定位,重新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指导现实经济活动的需要,是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指明正确方向的时代要求。
人类一般经济学在对象、性质、结构、功能方面,都同政治经济学有本质的不同。一般经济学的时间:永久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空间:世界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本质: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性质:以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对称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智慧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创业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再生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和谐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幸福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超越阶级,揭示人类经济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精神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要素经济学与结构经济学的综合。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表现在微观领域,而宏观领域则是一片空白,它们所自认为宏观的真理本质上仍然只是微观的、局部的、抽象的真理。人类一般经济学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揭示了人类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综合经济学:哲学、传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综合。人类一般经济学是超越经济学:对现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对它们合理定位,通过对它们的相容、实现对它们的超越。迄今为止人类之所以没有建立真正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包括它们所谓的“宏观经济学”,都只是人类经济活动某个局部领域、某个层面真理性的反映。迄今为止的经济学之所以都是政治经济学,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一般经济学并非不要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并非就是政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在其中必然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对称关系。现实是,政治经济学家为了掩盖自己的庸俗性质,往往羞答答地否认政治对经济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根源: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主要涉及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一般经济学不仅研究市场经济,而且研究自然经济;不仅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一般经济学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扬弃、综合、升华、相容与超越,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
一般经济学也不等于理论经济学。
只是阶级的真理和一般的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就是这样两个层次的真理。《资本论》只是阶级的真理,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但不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的区别:前者只是阶级的,后者是人类的;前者只是意识形态,后者是科学;前者是非系统的、片面的,后者是系统的、全面的;前者是脱离实际、不可操作的,后者是可操作的;前者是只是抽象的,后者还是具体的。
政治经济学是特殊的理论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对称经济学就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把“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概念分离开来并对它们各自进行合理定位,重新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指导现实经济活动的需要,是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指明正确方向的时代要求。
人类一般经济学在对象、性质、结构、功能方面,都同政治经济学有本质的不同。一般经济学的时间:永久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空间:世界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本质: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的性质:以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对称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人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智慧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创业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再生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和谐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幸福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人类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超越阶级,揭示人类经济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精神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要素经济学与结构经济学的综合。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表现在微观领域,而宏观领域则是一片空白,它们所自认为宏观的真理本质上仍然只是微观的、局部的、抽象的真理。人类一般经济学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揭示了人类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综合经济学:哲学、传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综合。人类一般经济学是超越经济学:对现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对它们合理定位,通过对它们的相容、实现对它们的超越。迄今为止人类之所以没有建立真正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包括它们所谓的“宏观经济学”,都只是人类经济活动某个局部领域、某个层面真理性的反映。迄今为止的经济学之所以都是政治经济学,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一般经济学并非不要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讨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并非就是政治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在其中必然要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对称关系。现实是,政治经济学家为了掩盖自己的庸俗性质,往往羞答答地否认政治对经济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根源: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主要涉及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一般经济学不仅研究市场经济,而且研究自然经济;不仅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一般经济学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扬弃、综合、升华、相容与超越,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
一般经济学也不等于理论经济学。
只是阶级的真理和一般的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就是这样两个层次的真理。《资本论》只是阶级的真理,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但不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和一般经济学的区别:前者只是阶级的,后者是人类的;前者只是意识形态,后者是科学;前者是非系统的、片面的,后者是系统的、全面的;前者是脱离实际、不可操作的,后者是可操作的;前者是只是抽象的,后者还是具体的。
政治经济学是特殊的理论经济学;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对称经济学就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五)
[
2010/11/14 22:47 | by admin ]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统一
在主流经济学那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立的。主体性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统一的纽带,西方经济学中二者的脱节是由于缺乏主体性。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系统经济学,只有系统经济学才是对称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称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经济学悖论的根源之一。在对称经济学中,无论理论经济学还是实践经济学,都是宏观与微观的对称与统一。只是:理论经济学是抽象的统一,实践经济学是具体的统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本来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已经没有意义,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也才能科学定位对策。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在主流经济学那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立的。主体性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统一的纽带,西方经济学中二者的脱节是由于缺乏主体性。
只有对称经济学才是系统经济学,只有系统经济学才是对称经济学。在对称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是对称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经济学悖论的根源之一。在对称经济学中,无论理论经济学还是实践经济学,都是宏观与微观的对称与统一。只是:理论经济学是抽象的统一,实践经济学是具体的统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本来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区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已经没有意义,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也才能科学定位对策。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四)
[
2010/11/13 21:17 | by admin ]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科学观看来,只有纯客观的才是实证的。
在量子力学的科学观看来,主客体不可分,实证在于主客体的统一。实践标准是事实标准、价值标准、逻辑标准的统一。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突出体现主体性的经济学与科学性是对立的;
在量子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内在一致的。
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科学观看来,只有纯客观的才是实证的。
在量子力学的科学观看来,主客体不可分,实证在于主客体的统一。实践标准是事实标准、价值标准、逻辑标准的统一。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突出体现主体性的经济学与科学性是对立的;
在量子力学层面的的思维方式看来,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内在一致的。
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三)
[
2010/11/12 23:29 | by admin ]

对称经济学的产生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三):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规范性与实证性的一致
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关系也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所以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就是对称的经济学范式。对称的经济学范式是形上与形下相对称的经济学范式。
对称经济学形上与形下相对称的双向运动:
自上而下:用哲学提升经济学、用经济学提升管理学、用管理学提升工程学。
自下而上:用工程学整合管理学、用管理学整合经济学、用经济学整合哲学。
自上而下:用规范性提升实证性。
自下而上:用实证性整合规范性。
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以经济学为核心和框架的整体学科。
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经济学范式。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正确的认识,二是合理的解释,三是积极的引导。
正确的认识:是什么;
合理的解释:为什么;
积极的引导:怎么样。
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发展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第一次实现了规范性与实证性的一致
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关系也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所以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就是对称的经济学范式。对称的经济学范式是形上与形下相对称的经济学范式。
对称经济学形上与形下相对称的双向运动:
自上而下:用哲学提升经济学、用经济学提升管理学、用管理学提升工程学。
自下而上:用工程学整合管理学、用管理学整合经济学、用经济学整合哲学。
自上而下:用规范性提升实证性。
自下而上:用实证性整合规范性。
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以经济学为核心和框架的整体学科。
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经济学范式。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正确的认识,二是合理的解释,三是积极的引导。
正确的认识:是什么;
合理的解释:为什么;
积极的引导:怎么样。
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发展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