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246/301 第一页 上页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发展是配置和再生的统一,配置是手段,再生是目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是再生发展经济学。前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求生存的生活方式,以实物和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的开采利用为前提。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发展经济学是配置经济学。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中的主导要素,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作内涵的有效开发。这个时候经济学研究生产本身,研究资源如何优化再生;不但研究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研究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说,视野在分配领域;生产只是生产领域的分配,生产领域只是分配领域的延伸。经济学作为资源优化再生的学说,视野在生产领域;分配只是生产、再生产的分配,分配领域只是生产领域的环节。优化配置,看到的是交易,是人际之间的供求平衡,价格机制成了市场和社会的核心机制;优化再生,看到的是财富增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价值机制成了社会和市场的灵魂。以分配为中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脱节,企业成了减少交易成本的产物;以生产为中心,经济学就是管理学,企业拥有了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系统质。把人际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交易关系,人与人是狼,必然把商场看成是战场;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双赢经济、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人与自然、人与人互相依赖、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能与狼共舞,才是英雄本色。这个时候发展经济学是再生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再生型经济》,该书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就是认为价格是调节市场行为的核心、价格机制是市场核心机制的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本质上都是价格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包括右派经济学与左派经济学,都是以价格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改革。 以此为出发点,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一步步演化为私有化、金钱化、产业化、自由化,一步步被资本主义,使改革偏离了正确方向。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价格经济学逻辑上的必然结论与实践中的必然结果。所以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对西方经济学和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价格经济学展开批判。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陈世清著《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该书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发展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是和发展经济的实践架构相对称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逻辑与经济发展的逻辑相对称的经济学。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逻辑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逻辑;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是在在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创造过程中,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历史的必然性。智慧经济→知识经济→创业经济→再生经济→双赢经济→对称经济→发展经济的经济架构,以创新经济学为先导、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创业经济学为基础、再生经济学为核心、发展经济学为整体框架的逻辑结构,是对称空间—五度空间—发展空间的“全息元”。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是社会整体发展经济学。通过空间展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不同阶段,由经济社会系统的性质所决定,而经济社会系统的性质,由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整体共同决定,而不是由某一方面单独决定。因此,同样是商品经济,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商品经济处于人身依附关系的四面包围之下,因此本质上属于农业性商品经济;而西方的商品经济则大部分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独立发展,因此性质上属于纯商品经济。前者由于整体上受制于人身依附关系,所以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动而随生随灭,难以发展到工业经济社会;后者则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所以一般比较容易持续地发展到工业经济社会。当然,除了政治关系外,宗教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都对能否进入工业经济社会起了较大的作用。可见,决定经济社会的性质是农业还是工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是商品经济一个要素,而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在这里,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它的标志不等于生产力本身;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生产力的标志(根据系统的协同律、相关律),其中生产工具可以直观地、典型地作为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但也仅仅是标志而己,而不是生产力本身,更不是决定生产力的根本因素。决定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这两大要素中,人是根本的要素。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发展是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结果,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是五度空间发展经济学。时间、空间、层次是对称的;社会空间、社会时间、社会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主导;后者通过前者来展示,前者通过后者来提升;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对称哲学揭示了知识经济(层次)、全球化与多元化(空间)、超速发展(时间)、合作主导竞争与双赢发展(性质)的对称关系。既然层次、时间、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的重新洗牌将带动经济的重新洗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是双向同步过程,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有可能跨发展阶段并后来居上;既然层次、时间、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是以创新业为先导、知识业为主导、制造业为核心、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配套的再生型→循环型→生态型→稳定型→对称型→和谐型结构,以取得可持续发展与超速发展。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分页: 246/301 第一页 上页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