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经济学批判(十一):金融工具的异化
[
2010/09/04 15:46 | by admin ]
2010/09/04 15:46 | by admin ]
金融属于经济系统的高端;金融衍生品的远期合约、套期保值、价格发现、信用约束、风险回避功能,说明市场越来越立体化、系统化、主体化、价值化、自觉化,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越来越让位于自觉调控,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越来越让位于价值机制。金融衍生品是经济系统的整合器、经济系统功能的催化剂,而不是投机的工具。把金融衍生品当作投机工具而片面长足畸形发展,必将形成金融泡沫,而走向金融衍生品功能的反面。金融衍生品工具可以回避投资性风险,但不能回避投机性风险。由于它的融资杠杆作用,可以通过强化、扩大泡沫来扩大与强化投机风险。
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多样与多元化,同鼓励投机是两码事。不能把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与风险逥避功能归功于投机。投机是价格经济学中“风险越大机会也越大”理论的产物,本身是强化风险、制造风险的催化剂,而不是逥避风险;这和本质上控制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在功能上是对立的。投机行为和金融衍生品功能相互抵消,是金融衍生品的异化,只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金融衍生品是中性的,既可以拿来投资,也可以拿来投机。如果拿来投资,可以回避、分散风险,通过杠杆原理以小博大、融通资金。如果拿来投机,就只能扩大风险、并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产生经济危机。是投资还是投机,要看它的理论基础是价值经济学还是价格经济学。
要使金融衍生品工具发挥其稳定型经济的作用,避免其成为投机的工具,必须使其建立在价值经济学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价格经济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成为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化的环节,而不是放任自流。否则金融创新工具一旦失控,将异化为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多样与多元化,同鼓励投机是两码事。不能把金融衍生品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与风险逥避功能归功于投机。投机是价格经济学中“风险越大机会也越大”理论的产物,本身是强化风险、制造风险的催化剂,而不是逥避风险;这和本质上控制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在功能上是对立的。投机行为和金融衍生品功能相互抵消,是金融衍生品的异化,只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金融衍生品是中性的,既可以拿来投资,也可以拿来投机。如果拿来投资,可以回避、分散风险,通过杠杆原理以小博大、融通资金。如果拿来投机,就只能扩大风险、并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产生经济危机。是投资还是投机,要看它的理论基础是价值经济学还是价格经济学。
要使金融衍生品工具发挥其稳定型经济的作用,避免其成为投机的工具,必须使其建立在价值经济学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价格经济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成为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化的环节,而不是放任自流。否则金融创新工具一旦失控,将异化为泡沫经济、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批判(十):一般均衡理论的悖境
[
2010/08/29 13:00 | by admin ]
2010/08/29 13:00 | by admin ]
价格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公理,一般均衡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定理。以价格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必然会陷于悖境。投资和消费哪个更根本的类似鸡和蛋哪个为先的喋喋不休的争论,是抑制投资需求还是扩大投资需求、抑制消费还是扩大消费的左右为难,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悖境。一般均衡理论陷于悖境的典型,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均衡分析法在分析农业、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境。当舒尔茨用不均衡分析法分析农业、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关系时,就使均衡分析法的普适性破产。在对称经济学看来,经济发展的不对称(“不均衡”)是相对的,对称(“均衡”)是绝对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状态(城乡差距)中,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逐步对称,而不是用所谓的“不均衡分析法”使之合理化、凝固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就是充分的市场经济;充分的市场经济,就是对称的市场经济。只有农业与工业的对称发展,才有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工业的不对称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差距太大,将会拖工业的后腿。这是被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这种对称,严格意义上不是什么工业反哺农业,而是知识经济的重新洗牌。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横向重新洗牌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那么,知识经济的纵向的重新洗牌,则为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工业的发展水平持平提供了契机。通过建立知识农业、建设知识农村、培养知识农民,农业将成为与工业相辅相成的一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与各种政策扶持应起主导作用。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价格经济学与一般均衡论在理论上不能解释、在实践中无能为力的。一般均衡理论的悖境说明:一般均衡理论必须向价值均衡理论转化。对称经济学,就是价值均衡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经济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以价值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经济才可持续发展。一般均衡理论陷于悖境,揭示了价格经济学范式根基的动摇,揭示了经济学范式转化与经济模式转轨的必然性。不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而且在解决所有市场经济的问题上,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经济学、价格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都必须让位于对称经济学——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活力相对称的经济学。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批判(九):价格经济学的悖论
[
2010/08/25 23:24 | by admin ]
2010/08/25 23:24 | by admin ]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价格经济学陷入悖论。外部性问题宣告了价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外部性问题恰恰说明了市场的立体性与系统性。解决外部性问题,有的可以用讨价还价的方式来解决,而更多的则只能通过政府与法律来解决。科斯所举的例子,即牧场主与农场主之间纠纷的例子,对于小商品经济来讲是典型案例 ,但对于大工业生产来讲,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外部效应的存在,突出了价值的整体性与相对性,突出了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统一,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只有价值经济学才能把握这个统一,而价格经济学对此无能为力。只要价格经济学不能解释外部效应,那么价格经济学的解释力就要打折扣,其合法性就要遭到否定。外部效应的存在不但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而且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因为不是从价值经济学高度看问题,政府“干预”的意义等于零。这是表面“悖论”后面的现实根源。要走出“悖论”,只有改变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用价值经济学范式代替价格经济学范式。因为正是这种范式与范畴的碰撞,预示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必然性。解悖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经济学也不例外。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批判(八):离开制度设计谈机制设计是本末倒置
[
2010/08/24 07:32 | by admin ]
2010/08/24 07:32 | by admin ]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分析方法说明:边际分析方法本质上是价值分析方法,它同价格经济学不兼容。在价格经济学中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是价格经济学的悖论。对于传统经济,精确的数理模型分析工具固然有近似的性质,但靠直觉建立起来的定性分析的结构性模型反映经济本质与规律会更准确。当然,这里的结构分析是时间、空间、层次相统一的全息结构。从边际效率的角度来看机制设计重要;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制度设计更重要。因而制度决定决策机制,决策机制决定机制设计。离开了制度设计,谈机制设计是本末倒置。制度设计高于机制设计说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也是经济的一个环节。政治不在经济之外,政治就在经济之中;政府不在市场之外,政府就在市场之中;把政治和经济、政府和市场看成两张皮,只要自由市场不要政府调控、只要经济体制改革不要政治体制改革是错误的。这个悖论说明:不管经济学家们是否自觉,经济学都是一种文化;而以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的数理经济学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以价格经济学为框架容不下福利经济学,也就难以对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现象作出完整解释。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陈世清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价格经济学批判(七):理论脱离实际
[
2010/08/23 20:13 | by admin ]
2010/08/23 20:13 | by admin ]
经济模式的转轨要求科学范式转换,在小商品经济和工业市场经济时期形成的价格经济学,必须被知识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所代替。对称经济学和价格经济学的关系,类似于电灯学原理和蜡烛学原理的关系。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的价格经济学,不符合知识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虽然它是社会某个经济现象的抽象,因而有合理的因素;但在整体上是错误的。西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同这些片面理论的交替性片面引导有很大关联。片面的理论指导片面的实践;它们的要害,是同所“指导”的实践之间的不对称、削足适履。属于价格经济学范畴的所谓幸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快乐经济学在没有改变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方法的基础上,也只能是一种说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空想、一种对原有主流意识的补充,而不是一种新的范式。价格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线性的、直观的,因而一叶障目,不可能辩证地把握中国改革历史走向。在新的与知识经济相对称的经济学范式面前,只能自形羞惭,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陈世清著《对称经济学》,该书近日已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