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提示(五):“主流经济”观
[
2009/09/28 20:13 | by admin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经济学家的“主流经济”观有两层含义:经济发展的主流与经济学的主流。前者他们把西方走过的道路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后者他们把西方经济学看成是人类经济学的主流。而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要把支流汇入主流;在此过程中,应该由他们起引导、领导、主导、指导作用。这就是问题的要害,也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他们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提示(四):经济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
2009/09/28 08:19 | by admin ]

对称经济学运用对称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以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基本线索,以对称哲学与中国经济的相互碰撞为平台,并通过对政治经济学范式的批判,汲取人类经济思想的精华,建立起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对称经济学实现了经济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用对称经济学来解释中国经济,有逻辑的、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提示(三):发展不同于增长
[
2009/09/27 18:48 | by admin ]

发展不同于增长,经济发展不同于GDP数字增长。“GDP数字”是增长经济学的核心范畴,而不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范畴。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容易,解释中国经济发展难;重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容易,重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难。要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解释发展,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必须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的原因中找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原因,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原因中总结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经济学范式,以作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向导,使改革开放发展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提示(二):对称的经济发展观
[
2009/09/27 18:45 | by admin ]

对称辩证法是对称的经济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在对称的经济发展观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合力的结果,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两者的扬弃、综合。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称的。对称辩证法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称辩证法,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矛盾辩证法,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矛盾辩证法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哲学基础,对称辩证法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与时俱进的社会形态,是对称辩证法的实践建构;建设和谐社会、创立和谐经济学,体现了对称辩证法的实践意义。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提示(一):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
[
2009/09/27 18:42 | by admin ]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