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83/301 第一页 上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陈世清: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

新发展理念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理念指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优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

新发展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与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观与道德观,都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导思想与价值分析框架。每个人做的每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道德底线,是否符合公序良俗,是否构成一个人的“劣迹”,是看这件事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是否体现了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是直接间接促进还是损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直接间接有利还是损害他人的利益。

同样,郑爽在符合两性关系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前提下在美国“代孕”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道德底线,是否符合公序良俗,是否构成她的“劣迹”,也必须放在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分析框架中进行分析。

代孕,本质上是随着科学技术最新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人体器官移植行为。异体供血,骨髓、眼角膜移植,不管是无偿还是有偿,严格意义上都是和肾脏移植没有本质区别的器官移植。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试管婴儿、人工授精本身也是一种“代孕”——自己老婆的肚子里怀着别人的孩纸。从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大量出现、自己老婆的肚子里怀着别人的孩纸不违背公序良俗并合法存在、国家建立精子库以供通过试管婴儿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需要、西方国家代孕合法等现象来看,代孕逐步合法有必然性,我国禁止代孕的法律法规可以视之为法规的滞后性。所以郑爽在符合两性关系道德规范前提下因为身体原因选择技术、操作规范因而合法的美国代孕以规避中国现有法律和不规范、不成熟的国内代孕技术与操作,没有直接间接损害人类与他人的利益,体现了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统一,有合理性,即使在国内法律框架内也属于“合理不合法”范畴,没有触犯道德底线,不能算“劣迹”。

至于“代孕”合法化可能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比如贪官和有钱人借机人不知鬼不觉滥配滥殖问题、孩子最终归属及相关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产权关系问题,属于法律完善、精准施策、技术成熟、操作规范的问题。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法律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应该以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社会发展规律,预测社会发展趋向,提出精准施策预案,推进技术成熟与管理规范,使代孕技术与实施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










陈世清: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九)

本质就是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特定层次的内在结构。规律是本质的关系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相对本质来讲,规律也是现象。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脉络(规律),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1.18事件(指2021年1月18-19日九大官媒通过网曝郑爽隐私引爆网络舆论暴力“封杀”郑爽事件)的本质,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争夺、垄断互联网时代的流量资源而滥用公共话语权。



陈世清:什么是深度防腐?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七)

提要:深度反腐是政治反腐。一般反腐的对口部门是中纪委,深度反腐—政治反腐的对口部门是国家监察委员会。1.18事件最终将归口国家监察委员会受理。

关键词:深度反腐  政治反腐  1.18事件  中纪委  国家监察委员会

深度防腐,就是反深度腐败。

什么是深度腐败?深度腐败,就是原来认为是灰色、实际上是细思极恐比黑色还要黑的潜规则腐败。深度腐败—潜规则腐败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因素基础上必然产生、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典型特征、造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亡党亡国、在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必须被铲除的披着合法外衣的制度腐败、体制腐败、政治腐败、政策腐败、政绩腐败、行政腐败、润物细无声使地方政府逐步黑社会化造成人民群众不断上访的司法行政化部门化地方化趋炎附势型黑社会化腐败。如果说,明面上的黑是触犯法律的明火执仗,那么比黑色还要黑的“灰色”腐败就是凌驾法律之上、游离法律之外的强取豪夺。比黑色还要黑的“灰色”腐败不但隐藏得更深,而且对社会的危害更深更大更长远更根本。深度腐败—潜规则腐败,是一般行贿受贿腐败的源头。深度腐败非法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远远超过一般的腐败,是新三座大山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无法真正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无法和GDP、人均GDP增长同步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产生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原因。同深度腐败比,一般的行贿受贿不管数量多少金额大小都只能算皮毛。深度腐败是源,一般腐败是流;深度腐败是本,一般腐败是末。从“灰色”的假象到比黑色还要黑的本质,透过假象看本质,透过假象抓本质,要靠深挖,所以叫“深度反腐”。

深度反腐和一般反腐在社会体系中的定位不同。如果说,一般的反腐是党纪国法层面的反腐,那么深度反腐则是政治层面的反腐——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仅仅靠现有的党纪国法动不了、挖不了深度腐败。深度防腐,仅靠现有的党纪国法不行,不靠现有的党纪国法也不行。以现有的党纪国法为切入点,层层深入,深度反腐,是精准反腐、根源反腐、彻底反腐、全面反腐、清算原罪的反腐、全面铲除既得利益集团、社会腐败黑恶势力并使之不再滋生的真正的反腐,是使人民群众切实产生获得感的反腐,是维护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不忘初心正本清源源头治理砥砺前行、推动政治体制倒逼式改革、建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法治中国,使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发达到发达发展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政治机构,直接履行宪法职能,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一般反腐的对口部门是中纪委,深度反腐—政治反腐的对口部门是国家监察委员会。1.18事件的波及面、复杂性、深层性,最终处理将归口国家监察委员会受理。



陈世清: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七)

科学发展观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统一的,把社会发展看成既以人为中心、又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升、文化的累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系统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经过规范化的代孕,是人类在互助合作基础上对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人类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没有违法问题,也没有道德问题。代孕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合法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

在国内代孕不规范,因而不合法的情况下,因身体原因到代孕规范、因而合法的国家和地区代孕,没有钻国内法律空子,也不存在道德问题。应该利用郑爽代孕事件规范代孕,并在此基础上使代孕合法。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陈世清:什么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十六)

提要:法治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纲;通过司法途径,举一反三、步步为营,一步步瓦解、摧毁、粉碎、铲除既得利益集团,是我国建立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家现代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郑爽    司法途径  既得利益集团  科学社会主义  

国家现代治理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是以发达生产力与共有制为基础、人民利益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权保障、国家统一,以自己国家具有最高的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为目标的统一国家意识形态、民族意志、社会制度、治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工具、运行模式组成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整体功能。如果说,能否建成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是社会主义能否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那么是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衡量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是否建成的标准。我国建成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是我国国家统一、主权完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需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建构包括理论建设—顶层设计—实施计划三个层次。

理念建设:新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及其现代形态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管理学、精准经济学;理论基础:对称平衡论,是和智慧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对称的经济学范式转换。新旧发展理念的本质区别是发展观和理论基础的区别。旧发展理念的发展观是线性增长观,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旧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对称平衡论。

顶层设计:建设法治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新旧动能转换、高标准市场体系、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发展中国家赶超模式的框架设计,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实践观念,包括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目标、手段、方向、道路、过程、结构、模式、功能设计。

实施计划:在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理念、理论、顶层设计指导下,通过问题倒逼式改革实现。即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建构、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倒逼式改革 也叫问题倒逼式改革,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和动力的改革模式。所谓问题,就是矛盾,就是不对称;所谓解决问题,就是通过系统自组织实现系统内部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或通过系统外部冲突实现新的对称态系统取代旧的不对称态系统。问题倒逼式改革属于前者,即系统自组织实现系统内部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问题倒逼式改革包括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属于经济领域的问题倒逼式改革——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经济结构的改革,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历史上所有的改革实质上都是问题倒逼式改革;问题倒逼式改革既是系统的自组织行为,也是最高统治者为缓冲阶级矛盾避免外部冲突维护社会稳定态和自己统治权所采取的措施。问题倒逼式改革必然是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如果问题倒逼式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力抵制,使问题倒逼式改革无法推进,社会矛盾无法解决,那么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外部冲突将不可避免。所以问题倒逼式改革必然是瓦解既得利益集团、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干扰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郑爽事件为我们提供了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和自下而上的倒逼式改革相结合,建构、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案例。郑爽事件充分说明:既得利益集团破坏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破坏了法治中国的大政方针,破坏了高标准市场体系,与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是建立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广大人民群众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矛盾是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法治是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纲;通过司法途径,举一反三、步步为营,一步步瓦解、摧毁、粉碎、铲除既得利益集团,是我国建立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分页: 83/301 第一页 上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