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什么是法治文化?——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十三)
[
2021/04/06 11:31 | by admin ]
2021/04/06 11:31 | by admin ]
陈世清:什么是法治文化?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十三)
法治文化是由法治思想、法治理论、法治理念、法治实践观念、法治制度体制机制、法治价值观、法治公民素质、法治社会心理、法治行为方式,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组成的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人类一切法治文化的综合。法治文化建设是把法治中国落到实处的必要措施。
郑爽事件说明:媒体治国、舆论治国、以言代法严重破坏了法治中国的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特别是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是把法治中国落到实处的必要前提。提高公民法治素质,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陈世清:从道德的美学原理看郑爽代孕是否超越道德底线
[
2021/04/06 11:30 | by admin ]
2021/04/06 11:30 | by admin ]
陈世清:从道德的美学原理看郑爽代孕是否超越道德底线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三)
真:世界怎样(认识—科学—真理);
善:世界应该怎样(利益—价值—道德);
美:应该怎样去做(实践—改造—审美)。
真是真理。
善是合理。
美是崇高: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人怎样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按美的规律来建构,按美的规则来造型。人类所有的真正的实践活动,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按美的规律来建构,按美的规则来造型改变世界以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所以,美,是真和善的统一。所以,善—道德,必须以真为基础,以美为归宿。一件事,是不是道德,不是根据凭空想象、个人好恶、历史标准、多数人的意见,而要看:
1、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2、是否满足人类的利益;
3、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利益。
用上述标准衡量,代孕是否道德?是否超越道德底线?
1、代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真—科学判断);
2、代孕放任自流对于人类有利有弊(善—道德判断);
3、通过规范使代孕对人类只有利没有弊(美—审美判断)。
善—道德判断只是科学判断向审美判断过渡的中间环节;只有审美判断才是道德判断的归宿与落脚点。这就是道德的美学原理。通过规范(实践),使代孕对于人类只有利没有弊,就是最大的道德。这就是代孕是否道德后面的美学原理。离开人类的实践—审美活动,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争论代孕是否道德的问题,无异于盲人摸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争不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根据代孕是否道德后面的美学原理,一个人如果确实需要代孕,在国内代孕不规范因而不合法的情况下,到代孕规范因而合法的美国代孕,就是道德的。这就是代孕是否道德后面的美学原理的具体应用。
根据道德后面的美学原理,我国要做的,是代孕规范,而不是指责代孕钻法律空子、打法律擦边球、超越道德底线。
郑爽美国代孕超越道德底线了吗?
陈世清:“封杀”郑爽违背宪法
[
2021/04/06 11:26 | by admin ]
2021/04/06 11:26 | by admin ]
陈世清:“封杀”郑爽违背宪法
“封杀”郑爽违背宪法以下条款——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封杀”郑爽违背宪法以下条款——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陈世清:价值观、法治观与道德观——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六)
[
2021/04/05 20:22 | by admin ]
2021/04/05 20:22 | by admin ]
陈世清:价值观、法治观与道德观
——郑爽事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六)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价值观,是人对价值的本质、规律、创造、利用的思想理论观点,包括人类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四个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制度决定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家价值观——国家完整、安全、富强。社会价值观——自由、民主、法治、平等、公正、和谐、稳定、发展。个人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强自立、遵守公序良俗。我们通常讲的道德观即个人价值观。
科学的价值观,是人对价值的本质、规律、创造、利用的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科学与价值观不是平行线,科学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线。离开科学讲价值,离开科学讲道德,离开科学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在这个思想理论体系中,高层引领低层,宏观主导微观,法治制约道德。法制是社会的行为准则,道德是个人的行为准则。社会由个人组成,但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关系组成的系统,维持这个系统有序运转的,首先是法治,其次才是道德约束。
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于正确处理郑爽事件极其重要。我们不能离开科学观讲价值观,不能离开法治观讲价值观,也不能把价值观仅仅等同于道德观。用践踏法治的办法来维护所谓的道德,用践踏法治底线的办法来维护所谓的道德底线,是扭曲颠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十):
由于本人信息公开申请函中,明确注明“封杀”的内涵就是指禁止今后郑爽出演影视剧,已经出演的必须停播停演作品下架,所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2021年广第9号):您申请公开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封杀’演员郑爽的文件”该信息不存在原因是我们没有制作该信息,其内涵就是没有禁止郑爽今后出演影视剧,没有要求郑爽已经出演的必须停播停演作品下架。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中的概念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函》中的概念内涵外延是必须对应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不可能冒法律风险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法盲就不要自作聪明钻牛角尖了。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九):
能不能因为有全国人大通过的刑法,就可以想抓谁就抓谁,不要走司法程序?
能不能因为有国家广电总局的“劣迹艺人”、“失德艺人”的相关文件,就可以想“封杀”谁就“封杀”谁,不要走法定行政程序?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八):
认定“劣迹艺人”、“失德艺人”的道德、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标准,都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人类各种行为和行为方式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为了自身可持续发展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谁拍脑袋主观认定的产物。如果说,“劣迹艺人”、“失德艺人”以道德、道德底线、公序良俗为标准,那么,道德、道德底线、公序良俗则是以大众公认为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能叫道德、道德底线、公序良俗吗?违背了某些人认为的道德底线、公序良俗,能叫“劣迹艺人”、“失德艺人”吗?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七):
喜欢打“中央”、“国家”、“政府”旗号的人注意了:这才是中央的精神!——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对此中央精神,我用两个字形容:痛快!再加两个字:实在!
只有打官司才能纲举目张、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举一反三、轻而易举化解1.18以来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一系列难题!
只有打官司才能纲举目张、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举一反三、轻而易举化解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一系列难题!
倒逼式改革需要打官司!
打造法治中国需要打官司!
打官司就是科学,打官司就是道德,打官司就是艺术,打官司就是审美!——美感不仅在银屏,美感不仅在舞台,法庭上的运筹帷幄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唇枪舌剑剑指真相照样能给人审美愉悦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审美愉悦感!
法是什么?法是规律!美是什么?美是规律在人的情感中产生的旋律与引起的共鸣!
对于那些蛮横无理不讲道理胡搅蛮缠试图一手遮天的人,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是打官司!
第一是打官司,第二是打官司,第三还是打官司!
咱们不要扯皮,也不要磨嘴皮,法庭上见!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六):
提高公民法治素质,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媒体治国、舆论治国、以言代法严重破坏了法治中国的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特别是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是把法治中国落到实处的必要前提。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五):
国内迄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禁止公民医疗代孕,也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禁止公民在医疗代孕规范、合法的国家和地区代孕,不存在我国禁止一切形式代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行政文件;郑爽到医疗代孕规范、合法的美国实施医疗代孕属于公民“法无禁止即可行”的范围,不存在钻法律空子、打法律擦边球问题。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四):
既然是道德底线就应该没有争议,有争议就不是道德底线。既然是公序良俗就应该没有争议,有争议就不是公序良俗!
引起公开、激烈、大规模争议的所谓道德底线、公序良俗,真的是人类的道德底线、公序良俗吗?
出轨,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有争议吗?赌博,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有争议吗?吸毒,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有争议吗?PUA,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有争议吗?卖淫嫖娼,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有争议吗?如果郑爽是到出轨、赌博、吸毒、PUA、卖淫嫖娼合法的国家和地区出轨、赌博、吸毒、PUA、卖淫嫖娼,即使回到国内指责她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要“封杀”她,全国人民100%支持!因为出轨、赌博、吸毒、PUA、卖淫嫖娼超越道德底线公序良俗没有争议!而医疗代孕,超越哪门子道德底线、公序良俗?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三):
没有红头文件就是没有正式“封杀”,没有正式“封杀”就是没有“封杀”。不存在私下“封杀”、“内部封杀”。私下“封杀”、“内部封杀”是无效行为,既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行政效力。不要拿过去怎样、别人被“封杀”怎样怎样来证明私下“封杀”、“内部封杀”的有效性,法制是规制不是惯例,法治中国不容许用惯例代替法制。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二):
违法+违法+违法=犯法=犯罪≠合法
犯罪+犯罪+犯罪=严重犯罪≠合法
那种认为反正一轮操作下来郑爽被舆论彻底“社死”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即使没有“封杀”也无法复出再“洗”也没有用,因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得意忘形的人,奉劝你不要高兴太早。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称逻辑讲因果对称;辩证唯物主义讲任何原因都有结果,任何结果都有原因;佛教讲因果轮回;网民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说:走着瞧!
郑爽事件重点提示(一):
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人类自身高质量发展。规范化的医疗代孕是有效实现人类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之一。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能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因此否认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人造子宫也不是没有问题,不要把它想得十全十美。 问题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