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留言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
               

 
帅帅
2011/08/15 10:47
陈老师,您好,我最近尝试用您的对称理论来进行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并在学校的校刊上发表【我没有直接引用,我想您不会认为我侵权吧】,我突然发现您的学说竟然有如此大的应用空间。我的论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在校老师的极大重视,我也因此获得了奖学金。我主要的想法如下【自认为十分幼稚,请多批评】1传播本身可以划分为五个维度,传播中心,传播受众,传播体,传播效果,传播过程与传播层次。五个维度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层次间的转换得以实现。2大众传媒的缺陷在于传播中心与传播受众上的非对称性,导致在传播层次上的断层,使民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弱势,加剧了大众传媒的危机。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最近我也读了一些经济学著作,上了几堂课,我发现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诸多假设“上对称理论也不例外,那么您怎么敢确定,您的假设是正确的?还有,对称理论我认为是想要达到某种稳态,而这种稳态如何解释爆炸式发展,例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内爆。而且,混沌学,拓扑形态学证明世界是混乱中发展的,而稳态的对称学又如何解释?
admin 回复于 2011/08/21 12:49
祝贺你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学有所成,并能实际应用。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作为理论形态虽然是本人创立,但其内容却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就知识本身而言,任何知识都应该属于全人类。所以你如果觉得这些理论确实有用,应该义不容辞向周围的人介绍你的经验,推广并和大家一起发展该理论。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创造,也可以取得突破,也可以成为大师。对称理论不是稳态的理论,而是发展的理论,在无序中解释有序、在混沌中寻找动力、在爆炸中理出规律。你列的那些理论都是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没有矛盾。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就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立在对称理论、五度空间理论基础上的对称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称经济学的前提或出发点不是假设,而是公理,不可能被证伪。因此对称经济学、也只有对称经济学才在人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敢宣称自己是一门科学。
减肥药排行榜公益站 Email Homepage
2011/07/27 19:21
http://www.daxuenews.com/ 来过了,谢谢博主的分享。
雅诗兰黛美国官网 Email Homepage
2011/07/25 10:18
支持
兰蔻化妆品价格 Email Homepage
2011/07/18 09:57
恩不错啊,收藏了!!!
fancl卸妆油 Email Homepage
2011/07/14 10:31
有意思哦
帅帅
2011/07/11 21:38
陈老师,请问在您看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是完全相同还是略有不同?另外广泛利用市场资源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否矛盾?我喜欢读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书也曾为他高度数理化的论述折服,但一读您的书又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您能不能结合一下马歇尔及新古典主义再简单地论述一下对称经济学的优势【恕本人才疏学浅,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这本书我大体只能读懂有关哲学的部分,有可能这也只是您学说的冰山一角,因为您的学说实在博大精深,而在经济学这方面我的知识积累实在太少,所以有些知识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会努力在大学里钻研,望您多多指教】
admin 回复于 2011/07/13 18:51
商品经济是平面的,市场经济是立体的;前者是后者发展的早期阶段。古典(斯密)、新古典(马歇尔)自由主义都是商品经济的反映,把其搬到市场经济时期是时空错位,会对市场经济产生误导。市场经济是立体的,民间与政府是对称的。因此对称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从自由主义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中间经过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好像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样。对称经济学是比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对称的经济学,并能给经济学发展的大的流派以合理的、与经济时空相对称的定位,特别是能够指明中国经济学范式代替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必然性。先进性、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就是对称经济学的优势所在。
广泛利用市场资源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没有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主导。市场经济也是主体经济,用市场经济否定区域的、民族的主体性是错误的。所谓“反全球化运动”就是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以市场经济全球化为幌子来摧残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体性。
奥龙驾驶室 Email Homepage
2011/07/11 17:48
谢谢分享
贝佳斯粉泥 Email Homepage
2011/07/07 17:30
来到博主的博客就是缘分,学会了好多东西,贝佳斯粉泥 http://www.cn-gs.com 是小弟的网站,多多交流。
帅帅
2011/07/07 16:37
陈老师,我还是想谈一谈您理论的核心,对矛盾问题的解构,您的解构固然正确,但您忽视了社会现实。我们当今还处在矛盾斗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表面上的和谐只是被和谐,因为这满足中国人懦弱的心理,更符合统治者利益。您是经济学大师,您应该知道,建立一个市场化的体制,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小农充斥,专制长久的国家,建立市场化体制的初期要面临很多问题,西方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就是他的产物这时候不让问题尽可能地暴漏出来,而是不合时宜的提出所谓和谐社会,其结果只能让腐败与失误横行,人民主体意识下降,权益得不到保障。就拿股市和房价说,恕我班门弄斧,我发现我们国家所谓“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事实上却那么脆弱,有时候政策下来,两市价格甚至更高,这主要是土地权主要在地方政府手里,而中国的行政体制表明其必然导致腐败。加之制造业投资环境恶化,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其结果必然是严重通货膨胀,百姓也必然买房保值,加之中国企业家投资房产偏好,政府监管不严,导致今天政府只能进行一些表面工作如房十条。而股票市场也如此,所谓的股票期货只不过是骗百姓的把戏,资深投资家与内部人士预先得知政府行为,做出反应而消息不灵通的百姓也只能做替罪羊这您怎么看?
admin 回复于 2011/07/08 07:44
和谐本来就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掩盖矛盾;你提到的上述问题不解决就没有真正的和谐。你提到的上述现象说明:掩盖矛盾就是在制造矛盾,只能走向和谐的反面。
帅帅
2011/07/07 16:10
陈老师,您好。您提到的形而上学科学化的问题我觉得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1,首先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化就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谓的客体也只不过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就像胡塞尔所言,我们面前的表象世界是经过意识多层演化而来,我们所做的,也就是处理之2形而上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现代社会还会有多少人真正去思考形而上问题呢?所以海德格尔所讲哲学主体性理性终结是必然的。3科学化的道路在黑格尔之后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存在主义与后现代诸学派,已对其做了彻底的颠覆。所以,恕我直言,您的理论如何严密精致恐怕只能在您学术的范围内自圆其说,一旦进入社会中,就会发现所谓形而上问题,科学化问题,就像是空中楼阁,因为现代人的心理本身是麻痹的。
admin 回复于 2011/07/08 07:54
科学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规范化问题,就是法制和道德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科学与伦理是一致的。正因为“我们所谓的客体也只不过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客体要靠主体来建构,纯粹的客体并不存在,所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一致的,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是统一的,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的规范性与实证性割裂开来是错误的,把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道德建设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当然,客体要靠主体来建构,主体也要靠客体来建构;主客体的相互建构说明,主客体的对称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这就是本人对称经济学、对称哲学的基本观点,也就是本人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这说明:形而上学问题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现实问题。
舒友阁美容金水 Email Homepage
2011/07/05 18:54
博主加油更新,分享的东西非常好。 舒友阁美容金水 http://www.hefengtoys.com
减肥药排行榜 Email Homepage
2011/07/02 10:03
来博主博客上学习了,小弟刚刚学会弄网站,来看看大哥如何更新内容的。
帅帅
2011/06/17 10:29
我发现您的著作中很少提到美,艺术,宗教的问题,我希望您能出一本关于这些方面的对称哲学书。还有,我在读达尔文时,他的一个观点引起我的注意,关于语言的,人们先天就有关于创造和使用复杂语言的能力,一些分析哲学家们也有这样的认识,但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就意味着语言可以不依赖于社会自行产生。这是错误的,这会造成维特格斯坦所说"私人语言“自己说话别人听不懂。但语言确实存在先天因素,这是怎么回事,您怎么看?我认为形成语言的欲求力是先天的潜意识的,而语言若想进入社会形成交流,就必须要靠后天社会团体和理性的力量,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但问题又产生了,这种模式在交流中逐渐淡化,导致人们自己动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能用无意识来理解无意识,比如我说一句从未有人说过的话,即”私人语言“但另一人可以完全在脱离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系统理解而完全不必要去动用理性逻辑.这是为什么?
admin 回复于 2011/06/18 18:21
对称逻辑是审美的逻辑;是真、善、美的对称与统一的逻辑。美也有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对称的规律。以对称作为思维规律去认识事物,就是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称逻辑化,就是审美规律化,审美自觉化。其结果,就是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美的对称包括:真、善、美的对称;真知、真理、合理、自由的对称;知性逻辑、理性逻辑、道德逻辑、情感逻辑的对称;经验与理论的对称;现象与本质的对称;因果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对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对称;理想与现实的对称;主观与客观的对称;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对称。这些对称、不对称向对称的转化促使潜意识与显意识、非理性与理性、非逻辑与逻辑、”私人语言“与社会语言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人类意识、人类的语言也是解构与建构对称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使形而上学被解构没了,而是使形而上学科学化了。
帅帅
2011/06/17 09:58
陈老师,您好最近我和小组同学一直在读有关进化论的书籍,包括遗传基因学和进化心理学。我们发现原来许多人们认为是后天学习的东西原来先天就已经存在,比如概率,2岁孩子就会运用。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形而上学在某种程度上竟然是我们先天认知机制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这种东西已经被解构得差不多了,这也许是进化论的悖论。1进化论把人的直接欲求提到很高的位置,这也直接影响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把人直接当成性欲动物与基础经济动物,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其造成一个错觉,让人过于追求直接欲求上的刺激。2进化论解构了人类永恒,是人彻底成了环境的产物,人们再不愿意去追求信仰的超越,因为当你追求时,就意味着它要过时,于是追求变得无意义,就像现代谁也不能象夏明翰那样为主义献身,但这带来很严重的问题,即是人们对于环境不可控性带来的潜意识中焦虑感,这种情感得不到合理的释放,便和现实中的生活焦虑一起,扭曲地暴露成泛性,变态,无意识张扬,冷幽默等。更严重的是,人们认识到却无法解决,康德提出却无法解决,黑格尔马克思解决却不实用,中国传统学说解决却不彻底,西方现代思潮更不用说,官方在宣传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下层人因为焦虑在受无穷痛苦,。而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少有像您这样有责任心有独创的,能倾听下层人的话,他们不是做孔子老子的孙子,就是做康德黑格尔的孙子,躲在学院里,堕落成话筒,毒害人民。所以希望对称哲学彻底放弃所谓科学化的外衣,科学了不一定能彻底解决现代人的问题,而是彻底走进人心,成为90,00后心目中的显学
admin 回复于 2011/06/18 18:23
任何普遍必然性结论即科学结论的产生,都有一个从归纳到分析、从潜意识的分析到显意识的分析的过程。甚至逻辑科学本身的产生,也必须遵循这一过程。有的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似乎可以直接从不完全归纳得出来(比如“人都是要死的”),实际上是由于这些不完全归纳的长期刺激,在人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对特定对象的典型分析;只不过这种典型的分析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里,不为人所自知。那种认为在不完全归纳和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之间有一个人所普遍接受的先验的逻辑规则,(罗素)因而把逻辑先验化、形式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把隐藏在潜意识里暂时不能解释的东西,说成是先天的,和说成是上帝创造的一样,都是“思维经济原则”——主观随意的产物。
     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是认识新事物的工具。证明工具是认识工具的一个环节,证明功能从属于认识功能。由传统逻辑的客观基础决定,传统逻辑无论是作为基础理论,还是作为方法与工具,或者实际运用过程,都不是形式化的。思维规律即逻辑规则。逻辑规则同客观规律的同构性,是由于人类千百万次的使主客观相互建构的实践;由于这样的实践,使逻辑规则成为人类“类”的潜意识,成为每个人意识中的深层结构,遵循逻辑规则成为人的自发行为。在这种自发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性,不能证明逻辑规则的先天性、形式性。
     从传统进化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到现代进化论的基因选择、基因突变,说明任何物种的形成、演变都是事物内外因素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解构与建构对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智力的进化过程。这里既要反对先验的唯心论,又要反对直观反映论。类的潜意识是存在的,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也是进一步进化的出发点。人的信仰也是环境的产物,人可以修正信仰,但不可以没有信仰。表面上没有信仰的背后,本身也是一种信仰。人类的信仰也是不断进化的过程,共产主义就是人类大同信仰的具体化,而共产主义信仰本身也必须科学化——具体化与科学化是同一个过程。信仰是可以科学化的,形而上学是可以科学化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可以统一的,统一的哲学基础就是对称哲学,统一的思维方式就是对称逻辑。
     人类意识、人类的语言也是解构与建构对称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使形而上学被解构没了,而是使形而上学科学化了。形而上学科学化的过程就是康德问题的解决过程。
森林 Email
2011/06/12 16:33
买了对称经济学丛书,正在看,深受启发。十分赞同对称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尤其是把价值问题看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但我把它称为“福祉经济学”。
希望能够获得陈老师指点!
admin 回复于 2011/06/13 10:06
你的概括是正确的,不可能在价格经济学范式中建立幸福经济学,要建立幸福经济学只能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传统的价格经济学范式才有可能。“福祉经济学”就是幸福经济学,只是后者是通用的概念,比较规范。
分页: 7/18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