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留言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
               

 
海纳百川
2011/06/08 17:01
支持博主创建真正科学的经济学
甄子丹
2011/06/06 22:56
陈是真正的大师,能以正确的概念来解释重大的经问题
天生我才
2011/06/04 23:45
博主抓住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东方红
2011/05/10 10:10
陈的理论是人耳目一新!
DQOU876
2011/05/09 19:38
佩服对称经济学的解释力
组合拳
2011/05/08 13:46
博主的理论可谓博大精深
爱因斯坦
2011/05/07 10:58
祝贺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在中国诞生!
鹿鼎记
2011/05/01 23:10
陈的理论可以载入史册!zan
帅帅
2011/04/30 12:18
陈老师,您的五度空间理论要将经济分析置于某种类似图形组合和分化中,你是不是受了易经的影响?另外这种非线性的分析如何才能保证分析的精确性
admin 回复于 2011/05/01 21:43
易经蕴涵人类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对称性思想,是本人对称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但本人的对称理论系统地来源于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从易经到当代自然科学的对称思想的发展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西方的线性思维方式只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环节。西方经济学“格雷欣法则”与"逆反格雷欣法则“等悖论的大量出现说明,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研究经济学不懂对称逻辑、仅仅用传统形式逻辑是不可思议的。不懂对称逻辑不可能进行任何真正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研究。非线性的对称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也是保证经济学分析的精确性的基础。经济研究的”精确性“这个概念、精确性的标准也只能在对称逻辑这个思维范式语境中才能得到”精确“的定义,在传统线性逻辑思维范式中的”精确性“这个概念和精确性的标准,在对称逻辑思维范式语境中只是偏见,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在对称逻辑看来,任何一门科学的任务,是对特定对象客观规律的反映或揭示,形成科学规律。如果所形成的科学规律不可能被证伪,那么这种反映或揭示(分析和综合)就是精确的,不管这种反映或揭示的形式是图形语言还是文字语言(数学语言既有图形语言也有文字语言,但同自然的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没有本质的不同)。这里要把反映本质、规律的“精确”和对现象描述的“精确”区别开来。西方经济学热衷于用各种高深的数学建构各种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精确”的描述,但由于这种“精确”只是现象的“精确”而非本质的“精确”,所以只是挂一漏万、一叶障目的“精确”,离“精确”反映经济规律十万八千里。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经常出现悖论的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其“精确”只是数学游戏,没有任何科学价值。对称逻辑的典型分析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还原与整体相统一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可以保证对称的非线性分析的精确性 。
请参看本人《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第二版。
帅帅
2011/04/29 22:40
陈老师,请问如何看待格雷欣法则的原因及"逆反格雷欣法则出现的原因?
admin 回复于 2011/05/01 19:34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本身不是一条法则,而只是对一类现象的描述,所以它很容易就被另一类现象即“良币驱逐劣币法则”或"逆反格雷欣法则”所代替。“格雷欣法则”与"逆反格雷欣法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或展现)了一条真正的经济(学)基本规律:价格直接反映价值。价格反映价值是绝对的,价格背离价值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用“劣币驱逐良币“与“良币驱逐劣币”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这条规律。这是价值与价格的对称原理。这才是经济学的真正的规律。西方经济学家总喜欢把一类现象称作”定律“或所谓的”法则“,因而他们的“法则”总是很容易被相反的现象所证伪。这就是”格雷欣法则“及"逆反格雷欣法则“出现的原因。
yanzhonggudan Email
2011/04/28 21:53

引用
陈世清 为什么要杀人偿命



提要:杀人偿命,不是所谓冤冤相报、“同态复仇”,不是所谓以暴制暴、漠视生命,而是公平正义的极端表现。正因为有了这个极端表现,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



关键词:杀人偿命 公平正义 普世价值



杀人偿命,体现了权利义务的统一。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用形象、朴素的语言,表述了深刻的权利义务统一的道理。因为只有权利义务的统一,人和自然、人和社会才能和谐相处、有序发展。所以权利义务的统一就是普世价值。杀人偿命体现了普世价值。

杀人偿命,体现了人的生命权对等原则。人的能力有大小,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不同,而人的生命权完全对等。人的生命权完全对等是人的不同能力、人对社会的不同贡献的前提,是个人存在与发展、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因此人的生命权对等原则就是人生而平等原则,人生而平等原则就是人格平等原则,人格平等原则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杀人偿命体现了普世价值。

杀人偿命,体现了公平正义。什么是正义?正义就是对权利义务统一的追求、对人生而平等原则的追求。为什么需要正义?因为社会经常出现以权压人、以暴杀人,造成人的权利义务不统一、人格不平等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会破坏社会稳定,使社会发展不可持续,也会危及政权的稳定。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法律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杀人偿命体现了普世价值。

所以,杀人偿命,不是所谓冤冤相报、“同态复仇”,不是所谓以暴制暴、漠视生命,而是公平正义的极端表现。正因为有了这个极端表现,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如果没有这个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社会就将大乱,政权就将倾覆,人民就将选择新的政权,通过新的政权来建立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人类历史上历次朝代更迭都是人类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冥冥之中起作用的结果。社会不公平是相对的,社会公平是绝对的,正义总要实现,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基本规律。这是因为宇宙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人类社会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宇宙这一普遍规律的制约。杀人偿命作为正义的实现是宇宙的对称规律在社会领域的局部表现。

所以,杀人偿命不是受害者家属“以命抵命”的需要,不是愤青的需要,不是反对派的需要,而是法律的需要、公平正义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政权稳定的需要、人民人身安全生活安定的需要,是人类的需要、人类普世价值的需要。


一个人杀了人,社会为了自己,判处了他死刑,那么就是社会杀了他    可以这样理解么
admin 回复于 2011/04/30 18:58
是社会通过法律伸张正义,而不是社会狭隘地替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属报仇。“杀人偿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背后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要深刻得多,不能仅仅理解成“杀人偿命”。
要加薪
2011/04/12 23:29
对称像空气无处不在
帅帅
2011/04/12 11:33
我初步读完了有关对称哲学的片段,此种哲学总体给我感觉好像是“科学的新黑格尔主义”。我个人认为它具有几个显著特点【只是信笔涂鸦】。1科学性,此哲学以现实实践为主体,结合当代科学发展,具有科学性。2实用性,五度空间理论的现实操作性十分强。3抽象性和概括性,体系之庞大远超黑格尔。但我代表90后哲学爱好者还是向您提出几点意见,经我和我的社团小组讨论一致认为1您的哲学还是不太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和情感,尽管您认为这些已经做到了【比如高扬人的主体性】但在我们看来,他与玄学没甚么区别,主要表现为1逻辑起点。我之所以认为您象黑格尔就在于此,您和黑格尔一样【包括马克思】都是从极为抽象的东西入手,比如您是从矛盾。而这和人的欲求和少有关联,导致免不了的思辨造成的机械性,2在这个形而上学几乎快死亡的时代您还以论述一些终极问题【天人观】为己任,尽管这是必要的,但这也恐怕解决不了当前人们的信仰真空,浮躁的“后现代通病’,至少是90后,而且即使你用这些去引导他们,他们反而认为你迂腐机械,压制自由,于是他们便向存在主义一样追求一种”朝向死亡的生存快感“。他们宁可去看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去解决现实中的痛苦和无奈,听重金属去发泄,广大的中产者们几乎整天望着忙那,根本没兴趣去看什么”对称“问题。3您对现实中行为和语言及其心理效果的不关注,尤其是学习性行为,和日常的沟通性语言的漠视,从理论上讲,分析哲学是大派不容忽视,从实际角度讲,社会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4您的哲学范式虽然是新的但给人感觉内容上好像更像是各种学说的黑格尔式的分类整合。以上论述纯属信笔涂鸦。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在思想上带给我们90后更多的现实感【如果您不想让您的学说成为纯学院派】,另外我希望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其他人研究您学说的最新成果及意见。谢谢。
admin 回复于 2011/04/12 18:02
提的问题很好,后续的拙作一定充分考虑你的意见。

以下是我在网上下载的别人博客的内容:

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在中国诞生

(在学生时代,曾想弄通相对论,结果,一个洛伦兹变换就差点要了我半条小命。而今,比肩爱因斯坦的人出现了,让我们为他欢呼吧。)

当大多数学经济的人还在学习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时,一个由中国经济学家陈世清先生高度原创的新的经济学体系诞生了------对称经济学。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个新名词-----对称经济学只是一篇学术论文而已。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全新的学术体系。建立一个学术体系是需要基石的。正如当年数学大师陈景润构筑哥德巴赫猜想大厦时,首先证明十多条数学定理作为基石一样,陈世清先生通过对现有世界上三大经济学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扬弃,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综合,建立起了的高度原创的科学经济学体系。和陈景润一样,在构建这座经济学大厦时,陈世清先生先后创立了对称哲学、对称辩证法、五度空间和复杂系统论的理论,并借鉴综合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横断科学及纵深科学的成果而最终创建出的整体学科。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说明,经济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统一,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统一。随着生产社会化,经济宏观化,经济学将逐步整体化,因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将逐步成为历史。
二战前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使以宏观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确立,并带来资本主义稳定繁荣的“黄金时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化一面,主张减少收入不平等,避免过度两极分化。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继而提出了“节约不是美德”的著名口号,以消费拉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张,几乎以一已之力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衰落。但是,凯恩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支点本身就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的衰落得以延缓,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屡次出现的金融危机,说明了凯恩斯理论的时段性和局限性。而今,陈世清先生的对称经济学结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能否成为人类历史向更高级时代迈进的经济理论基础,我们拭目以待。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以四维空间(X、Y、Z、t)参照系从更高层次的力学领域颠覆了经典力学。而陈世清先生的对称经济学在上述四维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维-----“层次”而成的五度空间,在三大经济学流派的基础上综合发展,以更符合人类经济发展规律的姿态出发,根据经济学的综合性、整体性、一般性和人类性,使经济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统一起来,使这个对称经济学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所谓对称,就是要素与结构相对称,还原与整体相对称,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相对称的经济学。最终成为在经济活动中可使其理论功能得到最佳发挥的经济学体系。
老布什
2011/04/06 23:31
看来哲学有不可思议的逻辑力量!要好好学好哲学
帅帅
2011/04/05 12:29
其实我也认为纸币有价值尺度职能,因为我们日常中经常说某物值多少钱,大都指纸币【人民币】,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纸币无价值,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所以无价值尺度职能。我个人认为马克思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普遍使用金本位制,所以在马那里它主要认为只有金银才算货币,但33年大危机后,金银开采量减少各国普遍放弃金本位制,大量发行信用货币和纸币,马的理论便受到冲击,您怎么看?
admin 回复于 2011/04/05 13:38
无论是金本位制还是美元本位制都已过时。参看本人《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中关于货币效率的论述。另:《对称经济学丛书》建议你买第二版,第一版有很多印刷错误第二版得到纠正,同时第二版增加不少内容。
分页: 8/18 第一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最后页